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关键材料,具有以下显著特点:
抗拉强度高:通常抗拉强度在 1860MPa~2100MPa 以上,远高于普通钢筋(如HRB400的抗拉强度约400MPa),可承受极大荷载。
高屈服强度:通过冷加工和热处理工艺提升屈服强度,减少塑性变形风险。
能承受反复应力循环(如桥梁、吊车梁等动荷载),抗疲劳性能优于普通钢材,适合长期动态荷载环境。
低松弛钢绞线:经过稳定化处理(如应力回火),1000小时应力松弛率可控制在 <2.5%(标准GB/T 5224),长期预应力损失小。
多股结构:通常由 7根钢丝(1+6结构)捻制而成,兼具高强度和柔韧性,便于弯曲、盘卷运输及穿束施工。
直径多样:常见规格为 Φ12.7mm、Φ15.2mm,适应不同预应力设计要求。
镀锌或环氧涂层:部分钢绞线通过镀锌、环氧树脂包裹或PE护套处理,提升抗腐蚀能力,适用于海洋环境或腐蚀性介质(如斜拉桥缆索)。
通过后张法或先张法施加预应力,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、刚度和承载能力,减少裂缝和变形。
高强度特性可减少钢材用量,降低结构自重,尤其适用于大跨度桥梁、高层建筑、核电站等大型工程。
严格遵循国际标准(如ASTM A416、GB/T 5224),质量控制稳定,性能可靠。
桥梁工程:悬索桥、斜拉桥的主缆及预应力梁。
建筑结构:大跨度楼板、体育馆、厂房。
其他:核电站安全壳、岩土锚固、轨枕等。
防锈保护:无涂层钢绞线需避免长期暴露于潮湿环境。
张拉控制:需精确控制张拉力和伸长量,避免超张拉或断裂。
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通过其卓越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,成为现代预应力技术的核心材料。